在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織里鎮織東片區,去年光丟失快遞的警情就有47起??旒G了實在找不到,快遞員只能自己掏錢賠。從今年開始,該片區的快遞悉數投至“共富驛站”,因為這里管理更規范,又有視頻監控,所以快遞被盜案件同比下降了近八成,快遞員們都豎起了大拇指。
織里是個人口大鎮,快遞量很大。湖州市公安局織里分局織東派出所所長鐘瑞告訴記者,因為大部分群眾在工作時間不能及時收取快遞,只能將其放在村口、超市、水果店門口,所以經常出現混拿、丟失快遞的現象,偶爾也有盜竊事件發生,但由于沒有攝像頭,因此追根溯源很困難。
能不能依托9個村級“共富驛站”建設一批農村快遞集中投放點?今年年初,在織里分局與湖州市郵政管理局共同召開的寄遞行業座談會商上,這個議題一被提出就得到各方支持,改造提升行動立馬開始。如今,在伍浦村的驛站里,村民隨時都能收取快遞,手機一掃即可。
據了解,“共富驛站”除了是快遞末端外,還有商超、電商等功能,是個村級數字化綜合服務站,老百姓遇到啥難題都可以來驛站尋求幫忙。在這里,政策咨詢、農技服務、遠程醫療等服務一應俱全。
走出驛站,伍浦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盧云旗帶著記者來看鄉村安防的“智能芯”:“瞧,這電線桿上的智能監控,前抓人臉,后抓車牌,像沒戴頭盔的、逆向行駛的等等這些情況都會抓拍推給村里網格員。涉及本村的,網格員就會上門提醒,增強老百姓交通安全意識。”
在村民張坤山家的屋檐上,還有個向外凸出的攝像頭。原來,這是村里免費安裝的前端感知設備,如果有人在門口或后院長時間逗留,設備就會自動抓拍,并推送給戶主和網格員。如果發現異常情況,還可通過終端人工播報并一鍵報警,等于家里的“智能管家”,出了遠門也無須擔心。
再移步至河道旁,同樣“科技感”滿滿。一旦有人靠近警戒線,河道AI設備就會發出現場語音預警:“為了您的安全,請迅速離開危險水域!”記者試了下,便聽到聲音“從天而降”,抬頭一看,原來是一架無人機在巡邏喊話。
據了解,自從安裝了這些視頻監控、電子抓拍設備和車輛卡口監控后,織東轄區內侵財類案件發案率同比下降了三分之一。下一步,織里鎮還將以伍浦村為樣板,連點成片,在全鎮打造“智安鄉村”,提升群眾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記者 朱海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