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央廣網6月29日消息(記者王錫斐 實習生李濟初 通訊員張婧)拉動繩子就可觀看動畫,了解一起發生在長江入口中華鱘被非法捕撈的故事;在卷宗啟動器按下你的手掌,就可觀看“小蝌蚪找媽媽”故事新說,了解非法捕撈“三有動物”青蛙的案件;戴上VR眼鏡,就能領略金雕飛翔的視角,通過判決書模型了解網購金雕案的故事……
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館(央廣網發 張婧攝)
這就是位于紅山森林動物園大壯觀閣的江蘇首個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館。
該館是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與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共建項目,由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玄武區人民法院、南京市紅山森林動物園共同建設。展館位于紅山動物園大壯觀閣內,共兩層,分為司法保護區、互動實踐區和成果展示區三部分。
步入展館,非法捕撈場景的3D模型、藝術生態球、珍稀動物介紹展板等引入眼簾,時刻提醒著我們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
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館(央廣網發 張婧攝)
一樓司法保護區分區域介紹了江蘇法院審結的10個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典型案例,相關法律知識以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知識。展覽借助全息影像、VR等高科技,以案說法,讓觀眾身臨其境,享受邊玩游戲邊逛館的樂趣。二樓是互動實踐區和成果展示區,展示了江蘇法院司法護航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具體工作和成效,并且為參觀人群提供“貓頭鷹學?!?、增殖放流互動體驗區、“救助中心”等沉浸式體驗。展館開放時間為:每周三至周日上午9:00至下午16:30(每周一、二閉館)。
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館(央廣網發 張婧攝)
今年,在《長江保護法》頒布施行一周年期間,為深入落實長江大保護戰略決策,助力中華民族母親河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南京市玄武區法院聯合南京環境資源法庭等部門共同開展了“貫徹長江保護法共同守護母親河”長江保護系列活動。建設長江生態司法保護基地;舉辦長江保護普法宣傳,科普長江水生生物保護知識;向長江投放魚苗,促進長江珍稀魚種種群數量恢復……一系列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相關的活動陸續開展,對豐富水生生物多樣性、提升長江流域生態系統穩定性具有積極意義。
